停车场系统应用
进场车主和停车场的管理人员均持有一张具有私人标识的感应卡,作为个人的身份识别,只有通过系统检验认可的卡片才能进行操作(管理卡)或进出(停车卡),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有效地防止车辆失,免除车主后顾之忧。
软件管理实行分级权限制。对出口值班员来讲,其登录后可进入收费管理,期间该出口所有收费均自动记入该值班员名下并存入电脑数据库。由于值班员受权限限制,不能进入系统中更高的软件菜单项,所以对电脑所记录的数据无法干涉;上级管理者可以随时查询,核对或打印一个值班段或任何一段时间乃至整个停车场的工作记录。这样从根本上杜绝了停车费用流失和财务统计的失误,同时系统自动运行,杜绝了人情车、霸王车造成的经济损失。
停车卡可根据需求不同,分别发行月租卡(月票卡)、储值卡、特种卡(免费卡)和时租卡(临时卡)四种类型的卡:月租卡和特种卡以时间为限额;储值卡以余额为限额;临时卡随到随取,简捷方便;另外月租卡与储值卡实行预交费用,使车场管理简明、主动。
选购准则
重视稳定度
随着产品算法与业者的技术提升,整合早不是重要的话题,现阶段需要注意的反而是“稳定度”。稳定度的定义是:在一个既定的车速范围内,不会让必须达到的准确度,因外在环境影响而产生过大的误差。
例如一个系统在白天有90%以上的准确度,到了傍晚降到80%,夜间又降到70%,这种不稳定的系统,比起全天候平均拥有70%准确度的辨识系统更难于整合。因为使用者会认为,既然白天的辨识率有90%,那全天候的准确率都要达到90%才合理,这样的规格还不包括奇怪的环境干扰(暴雨、冰雹、浓雾区段等),与架设环境限制(高度限制、风大摇晃限制、不容易遭受人为破坏等)。
确实实测
几乎每家都宣称拥有高辨识率,但为了避免事后因为双方对产品认知有差异,而将运作不良的责任互相推托,用户在采购辨识系统时,不妨要求实地测试,而且测试时间**过两个礼拜,比较能判断辨识结果是否“言过其实”。因为多变的环境,两个礼拜应该可以对于场域可能影响辨识率的情形,大约掌握了八成,如果只是测、甚至几个小时,是无法了解的。
另外,辨识既然是“系统”,当中软硬件架构的好坏,当然会影响“呈现的结果”。至于什么样的软件跟硬件,适合什么样的环境,这必须因环境而异,因为不同的应用环境,对于辨识率的要求未必相同,而这必须靠经验累积。
尽管市场上有林林总总的辨识系统,用对产品与架构,可以省去很多的冤枉钱跟时间,但更重要的是,工程商与系统整合商需要多方配合及了解,而不是一味的只看重某厂牌比较好、比较便宜,凡事货比三家不吃亏。
此外,辨识系统能否发挥效用,除了软件技术之外,与摄影机及现场施工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使用者可要求厂商至现场勘查后,提出建置规划方案,先评估应该架设的地点、摄影机架设角度、是否需要架设光源等,再提出报价,藉由这些动作,除了得以事先评估业者的能力,用户本身也可以达到产品学习及教育训练,日后管理时,会更清楚知道该产品的使用限制及相关因应措施。
1、图像处理技术: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解决汽照识别的研究早始于80年代,但国内外均只是车牌识别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并且通常仅采用简单的图像处理技术来解决,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识别过程是使用工业电视摄像机拍下汽车的工前方图像,然后交给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处理,并且终仍需要人工干预,例如车辆牌照中省份汉字的识别问题,1985年有人利用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木方法提出汉字识别的分类是在抽取汉字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汉字的投影直方图选取浮动闭值,抽取汉字在竖直方向的峰值,利用树形查表法进行汉字的粗分类;然后根据汉字在水平方向的投影直方图,选取适当闭值,进行量化处理后,形成一个变长链码,再用动态规划法,求出与标准模式链码的小距离,实现细分米完成汉字省名的自动识别。
2、传统模式识别技术。传统模式识别技术指结构特征法,统计特征法等。90年代,由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汽照识别的系统化研究。1990年AS.Johnson等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车辆牌照的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分为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模板构造、字符识别等三个部分。利用不同闽值对应的直方图不同,经过大量统计实验确定出位置的图像直方图的闽值范围,从而根据特定闽值对应的直方图分割出,再利用预先设置的标准字符模板进行模式匹配识别出字符。
3、人工网络技术。近几年来,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发达的一些开始探讨用人工网络技术解决自动识别问题,例如1994年M.M.M.FANHY等成功地运用了BAM网络方法对上的字符进行自动识别,BAM网络是由相同元构成的双向联想式单层网络,每一个字符模板对应着个BAM矩阵,通过与上的字符比较,识别出正确的号码。
这种采用BAM网络方法的缺点是无映解决识别系统存储容量和处理速度相矛盾的问题
解决方案
标准型 既有固定车辆停放,又有临时车辆停放,根据停放车辆、车型等对车辆进行收费,可选择标准型停车场智能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
简易型 简易型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可满足客户简单、经济的出控制管理。
不停车通行 不停车通行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停车,远距离射频读卡后可直接不停车通行。
收费 针对大型的、临时车流量很大、停车场内有收费的停车场,可选用的收费型停车场系统。
免布线系统 针对布线比较困难或复杂,应用又比较简单,可采用免布线停车场系统
通信方式 控制机有TCP/IP、RS485等多种读卡方式
读卡方式 可选配ID、IC、HID、远距离等多种读卡方式.
机箱 控制机机箱有多种选择,满足不同应用需求和环境
复杂停车场管理 可很好解决大型的、多出入的、出距离很远的、大套小的、多种收费方式的非常复杂的停车场管理。
红绿灯控制系统 对于进出口车辆均为一条通行车道的情况,尤其是弯道,为了防止车辆进出的冲突,采用红绿灯控制系统。
自动识别系统 *,当车辆驶入摄像机识别区域时即可被抓拍,系统提取拍到的号转换成数字格式与系统登记的进行对比确认,确认后自动放行
车位引导系统 车位引导系统自动检车车位占用和空闲的状态,并将检测的车位状况变化由车位引导控制器实时送至车位引导显示屏显示,车位引导显示屏指引车辆停车位置,引导车主快速找到系统分配的空车位。
技术指标
从技术上评价一个车牌识别系统,有三个指标,即识别率、识别速度和后台管理系统。当然,前提是系统要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
识别率
一个车牌识别系统是否实用,重要的指标是识别率。国际交通技术作过的识别率指标论述,要求是全天候全牌正确识别率85%~95%。
为了测试一个车牌识别系统识别率,需要将该系统安装在一个实际应用环境中,全天候运行以上,采集至少1000辆自然车流通行时的照进行识别,并且需要将车辆牌照图像和识别结果存储下来,以便调取查看。然后,还需要得到实际通过的车辆图像以及正确的人工识别结果。之后便可以统计出以下识别率:
1、自然交通流量的识别率=全牌正确识别总数/实际通过的车辆总数
2、可识别照的百分率=人工正确读取的照总数/实际通过的车辆总数
3、可识别全牌正确识别率=全牌正确识别的照总数/人工读取的照总数这三个指标决定了车牌识别系统的识别率,诸如可信度、误识率等都是车牌识别过程中的中间结果。
道闸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接线时一定要按接线图操作。接好线后先测试地感是否正常,地感红灯闪烁时用一铁板放于线圈上方,红灯长亮时拿走铁板,道闸自动下落则产品正常。
2.地感线圈布线时,将地切一10CM深,2X0.8M的方形巢,四个角切成45度斜角,将地感线圈(1平方毫米)一圈圈放入,共放6-8层,线圈每层之间一定要压紧,线圈内不要有接头。地感线圈输出端双绞至道闸,且距离尽量短,接好后用干水泥将巢封住。注:地感线圈截面积为0.5-1.5平方毫米的高温铜导线,线截面积的大小对感应强度的影响不是很大。
3.感应线圈绕好通电后线圈会产生低频振荡。当有金属进入线圈时,磁力线受影响磁场减弱被磁电感应器拾取,产生相应动作。感应线圈的感应强度与线圈的匝数和线圈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线圈匝数太多输入感抗大,造成开路;匝数太少输入感抗小,造成短路。这两种情况会使磁电感应器的工作指示灯快速闪动。一般的匝数是4-6圈。
4.道闸调试时将其”上”与”地”短接,闸杆自动上起,则道闸正常。
5.连线用8芯屏蔽线按图纸接,布线时小心不要将线弄破。
6.控制器电源为直流12V电压,读卡器电源为14V电压,注意不要弄错。
7.地感线圈装在道闸下方,道闸到读卡机距离为3-5米。
http://hfjiankong.b2b168.com
欢迎来到合肥启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具体地址是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黄金广场,联系人是涂先生。
主要经营合肥启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肥监控安装公司 ,主营:合肥监控安装、弱电施工等;专注于视频摄像头监控、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布线、监控安装布线、门禁安装,机房建设与整改 、门禁考勤、公共广播、仓库监控、超市监控、连锁店监控、智能停车场,道闸,弱电工程、LED大屏等弱电工程!酒店弱电集成等。。
单位注册资金单位注册资金人民币 100 万元以下。
本公司供应合肥监控安装,弱电施工,合肥监控安装公司等产品,技术,服务到位,有需要的客户,可以来电咨询!